白啤酒又称小麦啤酒(实际上白啤酒仅是小麦啤酒的种类之一)。它是以小麦芽为主要原料,大麦芽为辅料,也可使用少量谷类等辅料,添加酒花,经上面酵母或下面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CO₂的低酒精度的饮料酒。因其酒液呈白色、清亮透明、酒花香气突出、泡沫清白持久而得名。
白啤酒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带酵母浑浊的白生啤酒,色乳白(是白啤酒名称的由来),这是一种采用上面酵母发酵酿造的传统型白啤酒,盛行于欧洲。第二种是经过滤不带酵母的澄清白啤酒,通常较清亮、有光泽。我国生产的主要是后者。第三种是香槟式小麦啤酒,也有含酵母和不含酵母之分。采用类似于香槟酒的发酵方式,即在发酵结束装瓶后,再添加果汁或果葡糖浆,进行二次发酵,使成品酒具有独特的风味,为高档产品。
白啤酒的特点是泡沫丰富、细腻洁白,具有麦芽香味和特殊酯香味,入口柔和、协调醇厚,苦味较轻、微酸,CO₂气足、杀口力强,酒精度较低、营养丰富。
小麦啤酒生产工艺要点如下所述。
(1)小麦的特点及其质量要求
小麦原料来源广易得,因小麦种植地域广、产量大。其许多品种因蛋质含量偏低,故不宜作为食品行业,尤其是面包的原料。这种低蛋白小麦与高蛋白小麦相比,前者在产量及抗逆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更优于大麦,因而在推广和种植上不成问题。若能以这种国产小麦代替一部分啤酒生产用大麦,则可缓解大麦进的情况。
小麦芽虽无皮壳,可视为其缺点,但也是优点,通常浸出物含量要比一般大麦芽高5%,且淀粉易于糊化。小麦芽单宁含量较低,色素仅为大麦芽的30%~50%。各类蛋白质含量的比例较适当。小麦芽的酶活力也高于大麦芽,尤其是富含α-淀粉酶,使淀粉易于液化,通常糖化较为彻底,故制得的麦汁营养成分较为全面,成品酒泡沫性能较好。
生产白啤酒,应选用发芽性能较好、蛋白质含量低于11.5%、色度和黏度较低的白皮小麦。其千粒重应>40g;发芽率>95%。因为紫皮小麦的粉状粒含量低,用其制成的小麦芽酶活力及浸出物均低于白皮小麦芽,但两者的色度相差无几,小麦因无皮壳,故应在储藏过程中严防污染。
原料小麦在使用时,应进行去除铁片、砂石、草屑、杂谷、泥土等夹杂物的预处理。小麦的腹径较均匀,故通常不必进行分级处理。
(2)制作小麦芽的工艺过程
①投料量。小麦芽的含氮量高于大麦芽,且小麦芽的溶解度低于大麦芽,故小麦在发芽时极易发热,尤其是蛋白质含量高的小麦,故投料量应比大麦少30%。
②浸麦。因小麦粒内部结构较疏松,又无麦壳,故易于吸水。其浸麦度应较小,为37%~38%,可在发芽时喷淋增湿,以促进溶解作用。浸麦度最高不能超过44%,以免过早萌发。可采用浸水和断水交替操作,如浸二断二喷淋四浸麦法,并应加强通风供氧。对水敏性小麦,应采用大段水浸麦法。浸麦水温以15~20℃为宜,石灰水的用量应酌情减少。浸麦时间为40~50h,因水温及小麦品种特性而异。
③发芽。小麦是裸麦,麦层透气性差,蛋白质含量较高,故采取薄层、低温的发芽法,发芽温度以控制在13~16℃为宜。要加强供氧,发芽前期通湿空气,中后期加强通风排热,并驱除CO₂。小麦的叶芽和根芽的生长均比大麦旺盛,小麦根芽虽较细,但仍然比大麦芽易于板结,致使难以翻麦,制麦损失较大。故在小麦发芽过程中,在保证麦芽充分溶解的前提下,须尽可能地抑制其根芽和叶芽的生长,以利于发芽过程中的操作和降低制麦损失。
小麦的发芽周期比大麦发芽期短1~2天,通常发芽4~5天即可达到要求的溶解度。含蛋白质多的小麦,在发芽初期,最好经过麦根缠连阶段,以增进胚乳的溶解;小麦发芽后期,通过凋萎作业,也能使麦芽达到较充分的溶解。另外在发芽的后期,叶芽会突破种皮而出,若采用机械翻麦,则可能会损伤幼芽,故应控制翻麦次数。具体过程举例如下。
经浸渍的小麦输入发芽箱后,通12~16℃、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湿空气。发芽温度控制在12~15℃,最高为17~18℃。第2天,每8h喷水1次,使麦芽水分达到42%~43%,最高为44%~46%,比大麦芽低1%~2%。通常每10h搅拌一次。在最后1天,可将品温升至17~20℃,以促进细胞溶解。发芽全过程为5~6天。
(3)国内小麦啤酒的酿造工艺
我国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普遍偏低,为12%~15%,但若与蛋白质含量为11%的大麦相比,仍为较高。故应采取适当延长蛋白质休止时间等措施,尽量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并适当提高麦汁的煮沸强度,以尽可能多地去除热凝固性含氮物,达到最终提高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要求。因小麦无皮壳,麦汁过滤时不能形成疏松的过滤层,使麦汁难以过滤,故应在保证以小麦芽为一部分原料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加大大麦芽的比例,并采取调整糖化工艺条件及添加适量α-淀粉酶等措施,以降低糖化醪的黏度,改善过滤性能。也可在麦芽汁煮沸时添加麦芽汁澄清剂(卡拉胶),添加量为20~30mg/100L麦芽汁,以提高麦芽汁清亮度,加快麦芽汁过滤。也可添加适量CaCl以利于蛋白质的絮凝沉淀。
国内有的小麦啤酒味苦较重,不适应我国消费者的习惯,故酒花添加量以控制在0.1%以下为宜。
小麦啤酒的发酵方式通常采用低温发酵工艺,升压后及时排放酵母,减少酵母自溶,进入储酒期每2天左右排放一次酵母。0℃以下储酒时间适当长些,以利于蛋白质和蛋白质多酚物质的析出。
目前,我国的啤酒厂多采用下面发酵法生产一般的淡色啤酒,故有些厂从设备等条件考虑,在增加小麦啤酒这一新产品时,也采取了下面发酵法。因使用下面酵母,在发酵后期酵母得以沉降,也有利于酒液的澄清。这样产出的成品酒,不但具有一般下面发酵法啤酒的风味,而且呈现典型的小麦芽香味,酯香适中,并具有口味较醇厚等特点,易于被广大饮用者接受。据分析,这种酯香与某些发酵副产物,如4-乙烯甲基苯酚和4-乙烯基邻甲氧基苯酚(愈创木酚)极为相似。
(4)过滤及灌装工艺控制要点
滤酒前在配比罐添加200mg/L的硅胶,吸附酒液中的蛋白质,以提高白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滤酒时添加蛋白酶,如酶清(复合蛋白酶制剂商品)或木瓜蛋白酶等进一步分解蛋白质,添加量应根据小试确定。过滤前对发酵液快速降温,使发酵液温度达到-1℃以下,促进蛋白质的析出,也可添加适量的单宁沉淀蛋白质,添加量一般为20mg/100L啤酒左右,有利于防止啤酒浑浊,避免啤酒过滤困难。
清酒罐最好用CO₂背压、保压,防止氧的摄入;过滤清酒浊度控制在0.7EBC单位以下;灌装过程采用滴水引沫,使瓶颈空气尽量减少;装酒机采用CO₂背压,最好采用两次抽真空装酒。
(5)存在问题
小麦汁黏度相对较高,且缺少皮壳作滤层,过滤较困难一些。
小麦芽富含蛋白质,欲酿制透明度高、稳定性好的啤酒相对较难,故白啤酒的保质期较短,一般为60天。
冬季酿制的白啤酒易产生冷浑浊现象,要注意防范,并要设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