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煮沸压力的高低来分,麦汁煮沸方法分为常压煮沸(传统煮沸方法)、低压煮沸、加压煮沸和高温连续煮沸。其中,常压煮沸(传统煮沸方法)、低压煮沸、加压煮沸为锅式煮沸,加热器安装在锅内称为体内煮沸,安装在锅外称为体外煮沸;高温连续煮沸为管道式加热。
(1)低压煮沸 低压煮沸又称为外加热煮沸法。外加热煮沸法是用体外列管式或薄板热交换器与麦芽汁煮沸锅结合起来,一个外加热器可以同时与2~3个煮沸锅配合使用。麦芽汁从煮沸锅中用泵抽出,在0.20~0.25kPa条件下,通过热交换器加热至102~110℃后,再泵回煮沸锅,可进行7~12次的循环。煮沸时间约60~70min,煮沸温度可用热交换器出口的节流阀控制。当麦芽汁用泵送回煮沸锅时,压力急剧降低,水分很快随之蒸发,达到麦汁浓缩的目的。其优点是由于温度的提高,蛋白质凝固效果好(最终麦芽汁的可溶性氮的含量可降至2.0mg/100mL以下),煮沸时间可缩短20%~30%(约为50~70min),因而可节能,产生的二次蒸汽可以回收利用,并提高α-酸的异构化及酒花的利用率,利于不良气味物质的蒸发,使麦芽汁pH降低、色泽浅、口味纯正。其缺点是耗电量大,局部过热也会加深麦芽汁色泽。
(2)加压煮沸 此法属内加热式煮沸法,即在0.11~0.12MPa的压力下进行煮沸,煮沸温度102~110℃,最高可达120℃。第一次酒花加入后开放煮沸10min,排除挥发性物质,然后将锅密闭,使温度在15min内升至104~110℃煮沸15~25min,之后在10~15min内降至大气压力,加入二次酒花,煮沸60~70min。此法可加速蛋白质的凝固和酒花的异构化,利于二甲基硫及其前体物质的降低。此法的优点是:煮沸时间比传统方法可缩短近1/3,麦芽汁色度比较浅,麦芽汁中的氨基酸和维生素破坏损失得少,可提高设备利用率,煮沸时不产生泡沫,也不需搅拌;缺点是:内加热器清洗比较困难,当蒸汽温度过高时,会出现局部过热,导致麦芽汁色泽加深,口味变差。
(3)高温连续煮沸 高温煮沸一般采用套管式加热器,过滤后的麦汁首先进入预热罐Ⅰ,与从卸压罐Ⅱ蒸发出的二次蒸汽换热。经第一次预热的麦汁进入预热罐Ⅱ,与从卸压罐Ⅰ蒸发出的二次蒸汽换热。从两个预热罐冷凝下来的水进入暂储槽,然后通过板式换热器将其加热,又重新用于生产。经过两次预热的麦汁进入套管式加热器,用生蒸汽将其加热,蒸汽与麦汁在混合管中均匀接触后进入两个串联的卸压罐。回收两个卸压罐产生的二次蒸汽后,将热麦汁打入回漩槽。二次蒸汽重复利用。
高温连续煮沸温度较高,可高达130~140℃,加热时间3min左右即可,本法的最大优点是煮沸时间短以及二次蒸汽可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