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到某一批次产品,麦汁的冷却温度应该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受麦汁组成、酵母性能、发酵工艺、产品种类、生产季节以及设备周转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对麦汁冷却温度作出适当的调整。一般来讲,麦汁冷却温度低,酵母起发速度慢,发酵时间较长,但发酵过程易控制,发酵较稳定,酵母沉淀好,酿出的啤酒口味清爽、柔,泡沫性能也比较好。反之,则发酵时间短,设备周转快,但高级醇、醛类等副产物的生成量也大,啤酒的口味稍差,酵母的沉淀也不如低温发酵好。如何调整麦汁的冷却温度,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①工艺要求发酵时间较长、储酒时间也长的优质啤酒,麦汁冷却温度应低一些,可控制在6.5~8.0℃反之可高一些,可控制在8.0~9.5℃。
②啤酒生产旺季,为了加快发酵设备周转,提高产量,麦汁冷却温度可适当高一些,如控制在9.0~10.0℃或更高些,反之,原则上应控制低一些。
③传统工艺发酵室温度比较低,发酵液升温速度慢,或是酵母添加量少,代数偏高,发酵性能差,起发缓慢,麦汁冷却温度可以高一些,反之则低一些。
④如果麦汁组成中α-氨基氮含量偏低,或是可发酵性糖含量偏低,冷却温度可控制低一些,因为低温发酵趋于平稳,可减少一些不良风味成分的生成。
⑤原麦汁浓度较高(14~16°P)时,为避免发酵时间过长,冷却温度可适当高一些,如控制在9.5~11.0℃。
⑥当采用递加麦汁法添加麦汁或进锥形罐时,冷却温度可低些,并适当提高下一批次麦汁的冷却温度。
⑦实际上,底面酵母的发酵温度在8~12℃以内都是正常的,因此,除了一些要求比较高的优质啤酒外,在保证良好的麦汁组成和酵母性能的前提下,麦汁冷却温度可适当提高,这样可以在不影响啤酒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设备周转,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