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麦芽浸出率是指从麦芽中浸出并溶解于水的干物质占麦芽干物质的比例,浸出率高收得率就高。
麦芽浸出率一般用“标准协定糖化法”测定,它包括了麦芽本身的可溶性物质和在糖化时经酶作用形成的可溶性物质,因此说浸出率反映了大麦在制麦过程中,麦芽溶解的程度和形成酶的数量,同时也反映了大麦经制麦成为干麦芽后,麦粒干物质损失多少的特性。
浸出率偏低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①原料大麦的质量对浸出率的影响是较大的,包括大麦本身的浸出物含量低(千粒重低)、蛋白质含量高以及发芽率低等。
②工艺方法与条件、设备性能及操作不当是影响麦芽溶解度及浸出率的主要因素,必须控制好各个生产过程,对不同品种原料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操作方式,配备良好的生产设备更是必要的。
③干燥后未经储存的干麦芽,其酶的活性尚未恢复,胚乳组织不够松散,浸出率也会低一些,但储存一定时间浸出率会提高一些。
④制麦损失偏高的麦芽,虽不能与过溶解麦芽浸出物的损失相同,但制麦损失大的麦芽,同样是因为单位质量麦芽数量多而导致浸出率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