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与作用
预埋件
定义:混凝土浇筑前预先埋设的3钢板与锚固筋组合构件,用于为后续施工(如幕墙、设备基础)提供稳固连接点。
作用:确保结构连接的精准性与稳定性,减少后续施工扰动。
植筋
定义:通过化学胶粘剂将带肋钢筋或全螺纹螺杆植入混凝土孔洞中,依赖胶粘剂粘结力实现锚固。
作用:增强结构承载力,适用于新增构件或抗震加固(≤8度设防烈度)。
化学螺栓
定义:定型产品,由化学锚固剂将螺栓固定在混凝土中,依赖机械锁键力受力。
作用:轻型固定(如设备、护栏),适用于非承重场景。
柱脚螺栓
定义:带丝扣的定制钢构件,用于钢结构柱脚或设备基础,强调抗拉性能和高精度预埋。
作用:保障重型设备或钢结构的稳固连接。
二、选择依据
因素 | 预埋件 | 植筋 | 化学螺栓 | 柱脚螺栓 |
荷载类型 | 高承载力、动/静荷载 | 高静力荷载、抗震需求 | 低承载力、静态荷载 | 高抗拉、动/静荷载 |
基材条件 | 混凝土浇筑前设计 | 混凝土强度≥C20/C25 | 混凝土强度≥C25 | 混凝土强度≥C25 |
施工阶段 | 混凝土浇筑前预埋 | 后锚固(结构成型后) | 后锚固 | 预埋或后补埋设 |
经济性 | 需支架定位,成本较高 | 胶粘剂成本高,流程严格 | 成本低,操作简单 | 定制成本高,精度要求高 |
三、核心区别
对比项 | 预埋件 | 植筋 | 化学螺栓 | 柱脚螺栓 |
受力原理 | 机械固定或焊接连接 | 胶粘剂粘结力 | 机械锁键力 | 机械连接与抗拉设计 |
锚固深度 | 无特定要求 | ≥15d(钢筋直径) | ≥10d(螺栓直径) | ≥25d(螺栓直径) |
破坏形态 | 钢材或焊缝破坏 | 钢材屈服为主 | 胶体或基材破坏 | 钢材断裂或基材破 |
适用场景 | 幕墙、大型设备基础 | 结构加固、新增梁柱 | 轻型设备、栏杆固定 | 钢结构柱脚、重型设备 |
四、应用场景
预埋件:
适用:幕墙骨架、桥梁支座、厂房设备基础等需高精度预埋的场景。
限制:需提前规划,施工后难以调整。
植筋:
适用:既有建筑加固(如新增梁柱)、墙体拉结筋、抗震加固(≤8度设防)。
限制:不适用于疲劳荷载或高湿度环境。
化学螺栓:
适用:非承重构件(如管道支架、广告牌)、临时固定、轻型设备安装。
限制:禁止用于受拉/剪复合受力构件,对基材裂缝敏感。
柱脚螺栓:
适用:钢结构厂房柱脚、风力发电机基础、重型设备固定。
限制:预埋精度要求高,需配合二次灌浆加固。
注:选择时需综合荷载需求、基材强度、施工条件及成本,优先选用破坏形态可控(如植筋)或承载力高(如预埋件、柱脚螺栓)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