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酒花添加工艺中,酒花中的α-酸仅有约50%溶于麦汁、异构化为异α-酸,而在麦汁冷却、发酵、储酒和滤酒等过程中,又会因泡沫吸附、析出、过滤等原因造成异α-酸进一步损失,最终利用率仅20%~30%。
酒花中苦味物质的利用程度常用酒花利用率来表示,啤酒中异α-酸的含量占所添加酒花的α-酸量的百分比例即酒花利用率。
通过这个关系式,可以根据α-酸的添加量来控制最终啤酒中异构化合物的浓度,亦即苦味度的大小。啤酒工厂都希望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提高酒花利用率,以减少酒花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但要注意不能一味考虑提高酒花利用率而影响了啤酒质量。利用以下方法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酒花利用率。
(1)合理的酒花添加方法 要根据酒花质量和工艺要求掌握好酒花添加的次数、比例和时间。从原则上讲,酒花添加比例低、添加次数少和添加时间早,酒花利用率相对要高些,一些具体的参数可通过小型试验确定。不过前1~2次酒花添加过早,由于酒花中的多酚物质易与蛋白质结合,会影响麦汁中多酚物质的去除,而麦壳多酚是啤酒浑浊物质的重要组成,所以这两次酒花添加时间不宜过早,应分别在煮沸10min和30min后添加。而最后一次酒花添加,主要作用是增香,α-酸的利用率是很低的,所以这一次酒花添加数量不宜过多,而且应使用质量好的香型酒花。
(2)控制较高的煮沸强度 高的煮沸强度和剧烈的翻腾效果可提高酒花利用率。如果麦汁与酒花保持静止状态,酒花利用率只有强烈煮沸的40%~70%,所以要通过加热器的设置、煮沸锅的结构、加热蒸汽的压力等措施将煮沸强度控制在10%~12%。
(3)适当提高麦汁pH 随着麦汁pH的升高,α-酸的溶解度和异构率增加,不过麦汁的pH过高,会影响蛋白质凝聚,并影响成品啤酒的口味,所以麦汁的pH一般控制在5.2~5.6,最高不超过5.8。
(4)合理的煮沸时间 正常情况下麦汁煮沸时间不宜超过90min,如果煮沸强度较高,蛋白质凝固良好,煮沸时间可控制在60~75min,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节省时间,而且可以减少异构化合物进一步转化的程度。如果必须延长煮沸时间。则要相应调整酒花添加时间。
(5)使用酒花制品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合理使用颗粒酒花、酒花浸膏等酒花制品,可提高酒花有效成分在麦汁中的分散、浸出和异构化程度。
除此之外,影响酒花利用率的因素还有很多,如麦汁澄清、冷却、发酵、储酒、滤酒等过程均可造成酒花有效成分的损失,这些因素中,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是通过采取一些工艺措施可以减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