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料的糊化、液化效果,直接关系到浸出率的高低和糖化效果的好坏,进而影响到麦汁的质量。因此,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糊化醒的质量是很重要的。
辅料经糊化后,淀粉颗粒应充分吸水、膨胀、裂解,经淀粉酶液化以后,醪液黏度应显著降低,淀粉分子链不同程度地缩短,并产生一定数量的单糖和双糖。因此,糊化的质量检验,应以达到或基本达到这些效果为标准。在实际生产中,糊化醪一般不进行化学分析,但可从外观上进行判断。
当糊化醪升温至90~95℃时,用一个100~200mL的烧杯取样进行检查。糊化、液化良好的醪液,在取样后数分钟内能很快澄清,上层呈水样清液,不发白、发黏,以手指沾捻有水样感觉,不感到特别滑腻,口尝略有甜味,碘反应为红棕色或紫红色。此外,液化良好的糊化醪在煮沸时不应有太多的泡沫升起,而仅在液面上泛起大量细泡,或在液面中间有少量泡沫堆积,否则可视为糊化、液化不良。为了能对糊化、液化不良的醪液及时采取措施,最好在醪液温度为85~90℃时检查一次,如发现情况不理想,可迅速追加耐高温淀粉酶或采取其他措施。在煮醪时再取样一次,以最终检查糊化醪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