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时所用原料和水的比例叫料水比。料水比决定着第一麦汁的浓度,通常情况下,100kg糖化投料加400kg糖化用水,可得到浓度为16°P的第一麦汁。糖化用水量可用公式 N=100E÷(E+V)、V=E(100-N)÷N 计算。
式中N——第一第一麦汁浓度,%;
E——原料浸出率,%;
V——100kg原料所需的糖化用水量,L。
如果使用谷类辅助原料,应根据麦芽与辅料的配合比例,计算其混合浸出率,再用上式计算。因醪液在煮沸时有部分水分被蒸发,所以实际生产中用水量应比计算值略高些。
糖化锅的料水比比较高,一般控制在1:3.5左右,浓醪有利于蛋白质分解;糊化锅的料水比则比较低一般控制在1:5.0左右,稀醪有利于淀粉的糊化和液化。料水比对酶反应、浸出物收得率和麦汁成分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①液越浓,酶的耐高温稳定性越高,然而其反应速率却较低。β-淀粉酶在浓醪条件下,能产生较多的可发酵性糖;蛋白分解酶在浓醪条件下比较稳定,可产生较多的可溶性氮和氨基酸。
②醪液浓度在8%~16%时,对酶的作用基本没有影响,浓度超过16%,酶的作用逐渐变得缓慢。所以,淡色啤酒的第一麦汁浓度应控制在16%以内,浓色啤酒的第一麦汁浓度可适当提高至18%~20%。
③醪液浓度过浓或过稀对浸出物收得率都有影响。醪液过浓,麦糟中残糖高,影响浸出物收得率;醪液过稀,洗糟用水少,洗不净,也影响浸出物收得率。
④淡色啤酒可采取较稀的醪液浓度,料水比一般为1:(4~5),洗糟水相对较少,第一麦汁与最终麦汁的浓度差小;浓色啤酒则采取较浓的醪液浓度,料水比一般为1:(3~3.5),以使麦芽的香味物质较多地进入醪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