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粉碎大致有4种方法,即干法、湿法、回潮增湿法和浸渍增湿法。
(1)干法粉碎
干法粉碎是传统的粉碎方法,国内中小型啤酒厂普遍采用。精选麦芽通过输送设备,送入筛选机除去杂质,经称重计量送入暂储仓,通过调节原料流出闸门,麦芽直接进入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时根据粉碎机粉碎能力和粉碎度调节闸门和轧辊间距,粉碎后的麦芽粉储存于麦芽粉仓中。麦芽干法粉碎大都采用辊式粉碎机,有两辊、四辊、五辊、六之分,常用的是五辊粉碎机和六辊粉碎机。干法粉碎设备简单,易于操作,但也有不少缺点,主要是麦芽水分含量变化较大时,粉碎度不易控制。采用干法粉碎时,要求麦芽水分在6%~8%之间。当麦芽水分高于8%时,不易粉碎成粉状,而成为片状;当麦芽水分低于6%时,麦皮也易粉碎成粉状,但过滤时不易形成良好的滤层,造成过滤困难。
(2)湿法粉碎
湿法粉碎是将麦芽在50℃左右的热水中浸泡15~20min,使麦芽含水量达到约30%后再进入对辊粉碎机(两辊间隙0.35~0.45mm),在粉碎的同时,将糖化用水(料水比在1:3以上)送入粉碎机对粉料调浆,边粉碎边投入糖化锅。由于湿法粉碎对麦芽进行了预浸泡,麦壳的韧性有所增加,所以粉碎后麦壳可以保持完整,有利于麦汁过滤,并减少皮壳中有害成分的溶出。湿法粉碎的缺点是一次糖化投料的麦芽需在短时间内(不宜超过30min)粉碎完,所以要求粉碎机的生产能力要大,用电负荷集中,另一方面对设备的卫生条件要求较高,否则易感染杂菌。
(3)回潮增湿法
回潮增湿法是将麦芽在粉碎之前用水或蒸汽进行增湿处理,使麦皮水分提高,增加其柔韧性,粉碎时达到破而不碎的目的。增湿的方法有两种,即水雾增湿和蒸汽增湿。麦芽经过螺旋推进器与水雾或蒸汽接触,水的温度为30℃,接触时间为90~120s,麦芽水分增加1.5%~2.0%。蒸汽增湿时,引入的必须是低压干蒸汽(0.05~0.1MPa),喷雾时间30~40s,麦芽水分增加0.7%~1.0%。在增湿期间,麦芽的温度不得高于30℃,否则会损伤麦芽中的酶。回潮增湿法可保持皮壳的完整,在这一点上优于干法粉碎而类似于湿法粉碎;另一方面,皮壳增湿后立即粉碎,麦粒内容物仍保持原有的水分含量,既可保证粉碎度,又可储存于粉料仓内待投料,在这一点上又优于湿法粉碎而类似于干法粉碎。
(4)浸渍增湿法
浸渍增湿法是20世纪80年代国外兴起的一种连续浸渍增湿粉碎方法,以德国霍普曼公司的设备为代表,目前我国许多大型啤酒厂已经引进和采用了这种新的工艺和设备。这种方法是在麦芽仓中储存一次糖化的全部或部分干麦芽,麦芽进入增湿筒,增湿筒进口处装有水增湿器,温水浸渍60s,使麦皮吸水至20%左右,然后进入对辊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麦芽粉用温水喷雾调浆,达到糖化要求的料水比,最后用醪液泵将调好的麦浆送入糖化锅。该工艺所用设备较灵活,浸渍、粉碎、调浆、输送设备根据资金及制造条件,既可设计成分离设备,又可设计成多功能的整体设备。
各种粉碎方法的优缺点见下表。
粉碎方法 | 优点 | 缺点 |
干法粉碎 | 1.对设备要求较低,操作简单
2.耗能及集中供电负荷低 3.胚乳干燥,粉碎效果较好 4.粉料较干,可储存较长时间 5.皮壳与内容物可以分离及分别投料 |
1.粉碎室和糖化室须分开,加之麦芽储仓和粉料储仓,固定投资较高
2.皮壳易破碎,粉碎度受原料水分影响较大 3.过滤槽单位面积负荷量小,仅为190kg/㎡ 4.粉尘较大,有尘爆的危险性 |
湿法粉碎 | 1.粉碎操作可在糖化室进行,固定投资较低 2.糖化和粉碎连续进行 3.皮壳较完整,麦汁过滤效果好 4.过滤槽单位面积负荷较大,达250~350kg/㎡ 5.无粉尘污染 |
1.对比较大的投料量,常需2~3台湿粉机同时工作,集中用电负荷较高、动力消耗大
2.糖化收得率比干法粉碎低约2% 4.每次使用后都需刷洗,设备卫生条件差容易造成污染 |
回潮增湿 粉碎 |
1.与干法粉碎相似 2.皮壳较完整,糖化利用率和麦汁过滤性能都有所提高 |
1.粉碎室和糖化室须分开,加之麦芽储仓和粉料储仓,固定投资较高 2.过滤槽单位面积负荷量较小,仅为220kg/㎡ 3.能耗较高,耗电量是干法粉碎的2.5~3倍 4.尚有粉尘 |
浸渍增湿 粉碎 |
1.粉碎操作可在糖化室进行,固定投资较低 2.浸渍时间短且固定,糖化和粉碎同时进行 3.过滤槽单位面积负荷较大,达250~350kg/㎡,麦糟层高度可达400~550mm 4.皮壳破碎少,单宁浸出较少,麦汁透明度好,糖化收得率高5.杜绝了粉尘污染 |
1.对粉碎机生产能力要求较大,集中用电负荷较高 2.设备及输送管道需采用不锈钢材料,投资较大 3.设备卫生要求较高,否则易污染杂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