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泰酿造装备

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的对比分析

一、结构形式与换热肌理

1.1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由一组波纹状金属片组成,相邻两片之间设有密封垫片,多个板片通过上下导向杆串联而成,并用压紧螺栓固定。两种工质在相邻的流道内呈逆流或错流方式流动换热。板式换热器的主要构件如图1所示。

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山东天泰啤酒设备

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机理如下:

高温侧热流体沿板片纹路流动时,板片吸收热量导致自身温升,再通过板片将热量传递到低温侧冷流体。由于板片导热系数大,且流体呈强制对流换热,因此板式换热器的综合传热系数很高。此外,板片表面的褶皱纹路形成湍流效应,进一步强化了传热,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损失。

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山东天泰啤酒设备

1.2管壳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主要由管束、外壳体、管板、接管箱等部件组成。一种流体在管内流动,另一种流体在管外壳侧流动,通过管壁进行热交换。根据管束在壳体中的布置方式,管壳式换热器可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型管式等。

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山东天泰啤酒设备

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机理是:

热流体在管内或壳程流动时,与管壁发生对流换热,管壁温度升高。管壁再通过热传导将热量传递给另一侧,最终与冷流体进行对流换热。为了提高壳程侧的传热系数,管壳式换热器通常在壳体内设置隔板或折流板,强制冷热流体多次掉头流动,延长了传热路程。

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山东天泰啤酒设备

二、性能特点对比

2.1传热系数

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通常在3000-8000W/(m2·K),是管壳式换热器的3-5倍。这主要得益于:

(1)板片导热系数高。不锈钢板导热系数可达45W/((m2·K),而铜管仅为375W/(m·K)。

(2)湍流强化传热。板片褶皱使流体雷诺数大幅提高,传热更充分。

(3)对向流换热。两种工质呈纯逆流,换热温差更大。

而管壳式换热器的管壁热阻和壳程死区减弱了传热效果,综合传热系数较低。

2.2压力损失

板式换热器的压力损失一般为30-60kPa,大于管壳式。这是因为:

(1)板片褶皱增大了流体湍动力损失。

(2)对流掉头时180°急转弯的局部阻力大。

(3)进出口管路直径小,摩擦阻力大。

相比之下,管壳式换热器管程阻力一般只有10-30kPa,壳程阻力更小,整体压损较低。

2.3抗压能力

管壳式换热器采用圆筒形壳体,抗压强度高,最高工作压力可达30MPa。而板式换热器依靠螺栓压紧,抗压能力较弱,一般低于3MPa[8]。因此在高压环境下,管壳式换热器更具优势。

2.4清洗维护

板式换热器可通过松开压紧螺栓拆开,每个流道都能充分清洗,非常方便。管壳式换热器内部一般无法拆洗,只能用高压水或化学试剂冲洗,难以彻底清除水垢和污垢[9]。但管壳式换热器接管配有人孔,检修相对容易。

三、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3.1板式换热器

(1)传热系数高

由于不同的波纹板是反向的,形成复杂的通道,使波纹板之间的流体在三维旋转流中流动,在较低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可产生湍流,因此传热系数较高,一般考虑红色为管壳式的3-5倍。

(2)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

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管程和管程分别有两种流体流动。一般来说,它们是横流的,且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很小。大多数板式换热器都是平行或逆流流动,修正系数一般在0.95左右。此外,板式换热器中的冷热流体流动与换热器中的冷热流体流动是平行的。

热表面和无旁路使板式换热器端部温差小,对水的传热可小于1℃,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5℃。

(3)占地面积小

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传热面积是管壳式换热器的2-5倍。与管壳式换热器不同的是,它不需要为管束的抽取预留维修位置。因此,为了达到相同的传热能力,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8。

(4)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

只要增加或减少几个板,就可以达到增加或减少传热面积的目的。通过改变板型布置或更换多个板型,可以实现所需的工艺组合,使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适应新的换热条件。增加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几乎是不可能的。

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山东天泰啤酒设备

(5)重量轻

板式换热器的板厚仅为0.4-0.8 mm,壳管式换热器的管厚为2.0-2.5 mm。管壳式换热器比板式换热器框架重得多。板式换热器一般只占管壳重量的1/5左右。

(6)价格低

板式换热器材料相同,换热面积相同,价格比管壳式换热器低40%~60%。

(7)制作方便

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经过冲压加工,具有很高的标准化程度,可大批量生产。管壳式换热器通常是手工制造的。

(8)容易清洗

框架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开压力螺栓,就可以松开板式换热器管束,拆下板式换热器进行机械清洗。这对于需要经常清洗的设备的换热过程非常方便。

(9)热损失小

在板式换热器中,只有换热板的壳板暴露在大气中,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不需要采取保温措施。

3.2管壳式换热器

(1)高效节能,该换热器传热系数为6000-8000W/(m2·k)。

(2)全不锈钢生产,使用寿命长,可达20年。

(3)将层流改为湍流,提高了传热效率,降低了热阻。

(4)传热快,耐高温(400摄氏度),耐高压(2.5兆帕)。

(5)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节省土建投资。

(6)设计灵活,规格齐全,实用性强,节约资金。

(7)它具有广泛的应用条件,适用于各种介质的压力、温度范围和热交换。

(8)维护成本低,操作简单,清洗周期长,清洗方便。

(9)采用纳米热膜技术,可显著提高传热系数。

(10)广泛应用于热电、工矿、石油化工、城市集中供热、食品医药、能源电子、机械轻工业等领域。

(11)在传热管外表面轧制有散热片的铜管,导热系数高,传热面积大。

(12)导板引导壳程流体在热交换器中的断线中连续流动。导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最佳流量进行调整。结构坚固,能满足大流量甚至超大流量、高脉动频率的壳程流体的传热。

(13)壳程流体为油时,适用于低粘度、清洁的导热油。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