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泰酿造装备

锅炉用水要求及预处理措施

工业锅炉用水的水质要求非常严格,这是确保锅炉安全、高效、经济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不良的水质会导致锅炉结垢、腐蚀、爆管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水质预处理则是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而采取的工艺措施。

一、工业锅炉用水的主要水质要求

主要依据国家标准GB/T 1576-2018《工业锅炉水质》,具体要求会根据锅炉的压力等级、结构形式、有无过热器、蒸汽用途等有所不同。核心控制指标包括:

1、硬度

危害:是导致锅炉结垢(主要是碳酸钙、硫酸钙)的最主要原因。水垢导热性差(仅为钢材的1/30至1/50),导致受热面传热恶化,锅炉效率下降,燃料浪费(1mm厚水垢可导致约8%燃料浪费),严重时引起金属过热、鼓包、爆管。

要求:非常低,通常要求接近于零。标准规定锅水硬度指标主要是为了防止给水残留硬度在锅内结垢,实际控制主要靠给水软化/除盐预处理。例如,额定工作压力 ≤ 1.0 MPa 的锅炉,给水总硬度要求≤ 0.030 mmol/L;更高压力的锅炉要求更严格或为零。

2、碱度

作用与危害:适当的碱度(OH⁻, CO₃²⁻)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抑制腐蚀(特别是酸性腐蚀),并有助于防止结硬垢(使硬度成分形成疏松水渣,便于排污去除)。但过高碱度会导致:

苛性脆化:在高应力和高浓度NaOH作用下发生的应力腐蚀开裂,极其危险。

汽水共腾:锅水起泡、水位剧烈波动,蒸汽携带大量含盐水分,污染蒸汽品质,损坏过热器和用汽设备。

加速腐蚀(在局部浓缩区域)。

要求:需要控制在合适范围内,标准对不同压力、不同炉型的锅水碱度有明确上限和下限规定(如6-26 mmol/L 或 10-26 mmol/L 等,具体看压力和炉型)。给水碱度通常也有上限要求(如 ≤ 2.0 mmol/L)。

3、pH值

作用:直接反映水的酸碱性,是控制腐蚀的关键指标。pH值过低(酸性)会加速氢去极化腐蚀和酸性腐蚀;pH值过高(碱性过强)也可能促进腐蚀(如苛性脆化)或影响蒸汽品质。

要求:给水pH值通常要求 > 7 (偏碱性),一般在 8.5-10.5 范围内。锅水pH值要求更高,通常在 10-12 范围内。具体数值标准有明确规定。

4、溶解固形物 / 含盐量 / 电导率

危害:高含盐量会导致锅水浓度过高,易引起汽水共腾,蒸汽携带盐分增多,污染蒸汽品质。也是衡量锅水浓缩程度的重要指标。

要求:主要通过控制锅水溶解固形物(TDS)或 氯离子(Cl⁻) 含量(间接反映含盐量)或电导率来管理。标准根据不同锅炉压力和有无过热器规定了严格的上限值(如 2000 mg/L 到 5000 mg/L 不等,压力越高要求越严)。通过连续排污来控制锅水浓度在标准范围内。给水含盐量越低越好,通常通过预处理降低。

二、工业锅炉水质预处理的主要措施

预处理的目标是将原水(自来水、地下水、地表水)处理成符合上述锅炉给水水质要求的软化水或除盐水。通常是一个组合工艺:

1、预处理:去除悬浮物、胶体、部分有机物和微生物。

多介质过滤:利用不同粒径的石英砂、无烟煤等滤料,通过机械截留作用去除水中残留的悬浮颗粒和絮体。

活性炭过滤:吸附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余氯、色度和异味。保护后续的离子交换树脂或膜元件免受氧化和污染至关重要。

2、软化:去除导致结垢的钙、镁离子(硬度)。

钠离子交换软化:最常用、最经济的方法。利用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NaR)与水中的Ca²⁺、Mg²⁺交换,释放出Na⁺。处理后的水硬度很低(可降至0.03 mmol/L以下),但含盐量(Na⁺)升高,碱度不变。

树脂失效后用浓食盐水(NaCl溶液)再生(将树脂上的Ca²⁺、Mg²⁺置换下来,重新转换为Na型)。

3、除盐:深度去除水中几乎所有的阴阳离子(盐分),得到高纯水。

反渗透:利用高压使水分子透过半透膜,而绝大部分盐分、有机物、微生物、胶体等被截留。是当前主流的预除盐技术,能去除90-99%的离子、有机物、硅、微生物等。需要良好的预处理保护膜元件。产水仍需进一步精处理(如混床)。

离子交换除盐:

复床系统:阳床(H型树脂) + 除碳器(去除CO₂) + 阴床(OH型树脂)。阳床去除阳离子产生酸,除碳器脱除CO₂,阴床去除阴离子产生OH⁻,与H⁺结合成水。出水纯度较高。

混合床:将阳、阴离子交换树脂均匀混合在一个交换器内。水流过时,阴阳离子交换反应同时完成,相当于无数级复床串联,出水纯度最高(电导率可达0.1 μS/cm以下),常用于反渗透或复床后的精处理。再生时需要将两种树脂分层,分别用酸、碱再生,再混合均匀。

电除盐:将离子交换树脂填充在电渗析器的隔膜之间,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实现离子的定向迁移去除和树脂的连续电再生。可连续产高纯水,无需酸碱再生化学药剂,但投资较高。通常作为反渗透后的精处理。

4、加药处理(锅内处理):预处理后的给水进入锅炉后,通常还需进行锅内加药处理作为补充。

阻垢剂:用于进一步防止残余硬度结垢,并促使已形成的垢转化为松散水渣随排污排出。

缓蚀剂:用于抑制锅内金属的腐蚀。

pH调节剂:用于维持锅水pH在合格范围。

三、关键要点总结

1、源头控制:预处理是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基础,核心目标是除硬、除氧、降碱、除盐(根据需求)、除浊、除油。

2、组合工艺:没有一种方法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要根据原水水质、锅炉参数(压力、容量、结构)、蒸汽用途、运行成本等因素,选择最经济有效的组合工艺(如: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钠离子软化;或 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反渗透+混床)。

3、标准遵循: 严格遵循 GB/T 1576-2018 或其他适用的标准规范。

4、监测与排污:对给水、锅水进行严格的定期化验(硬度、碱度、pH、氯根、磷酸根、电导率等),并根据化验结果科学地进行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控制锅水水质指标在标准范围内。

5、设备维护:对预处理设备(过滤器、软水器、RO系统)和加药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再生、清洗和更换耗材,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选择合适的水处理方案并进行有效管理,是保障锅炉安全、高效、长寿命运行的关键投资。

滚动至顶部